
卓越散热性能及耐用性
我们的创新散热桥技术与传统的散热技术(如间隙垫或散热垫)相比,其热传导能力提高了 2 倍。此项技术开发旨在解决客户在散热方面的需求。随着功率需求增长,热量持续增加,特别是在气流受阻的、液体冷却或冷板的应用中。
散热桥技术荣获工程成就领导奖

TE Connectivity 的散热桥产品荣获 WTWH Media 2020 LEAP(工程成就计划领导力)奖连接类的铜牌。 LEAP 奖旨在表彰服务于设计工程领域的最具创新性和前瞻性的产品,其中展示了 12 个类别的全球电子工程成就。今年的获奖者由 14 名工程和学术专业人士组成的独立评审团选出,参赛产品来自世界各地。参与该计划的 WTWH 出版物包括《设计世界》(Design World)、《流体动力世界》(Fluid Power World)、《紧固件工程》(Fastener Engineering) 和《EE 世界》(EE World)。

详细了解 TE Connectivity 创新的散热桥技术与传统热损耗方法相比如何实现了一致、持久的热性能。
产品特性
散热桥
- 与传统的散热技术相比,其热传导能力提高了 2 倍。
- 热桥结构中的近零板隙可优化压缩和热传递
- 针对结合使用冷板和液体冷却或加热管、联结散热器的应用或直接机箱传导应用(气流量小或无)进行了优化
- 提供恒定持久的热性能,采用弹性压缩设计,可满足长期在设定和弛豫状态之间切换的需要
- 冷板和 I/O 插头之间的压缩力小且一致
- 性能比传统散热技术更持久,可减少维修期间的部件更换
技术特性
- 弹簧承载式散热桥提供 1.0 mm(典型值)的 z 轴压缩
- 单独的板驱动可在 x 轴实现出色的表面贴合度
- 双弹簧设计可实现 y 轴的倾斜贴合度
- 在每个板的 3 个接触点处,一个典型散热桥与相邻表面的接触点将超过 150 个
- 干式接口的热阻比大多数传统悬空型散热器低 20-40%
散热桥技术的工作原理
我们的创新散热桥技术用集成式机械弹簧取代了传统的间隙垫或热界面材料 (TIM),可提供界面力和 1.0 mm 的压缩行程。 散热叠片让热量从 I/O 模块传递到冷却区。



精选应用
散热桥
常见问题解答 (FAQ)
问:使用散热桥技术的最佳应用是什么?
答:开发本解决方案是为了在使用带有液体冷却或热管的冷板、联合散热器或直接底盘传导的应用中散热,这些应用中几乎没有气流。它是传统间隙垫或热界面材料 (TIM) 的机械替代品。
问:散热桥如何与固定散热器和冷却应用配合使用?
答:散热桥解决方案针对散热器或冷板位于固定位置的应用进行了优化。对于这些类型的应用,通常使用 TIM 或间隙垫,并且需要高压缩力来降低热阻。这些 TIM 和间隙垫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松弛或凝结,从而降低性能。TE 的散热桥技术用机械式可压缩间隙垫取代了这些应用中的间隙垫,从而提供低压缩力和低热阻,经久耐用且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