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热缩管
BIOFUSE热缩管:新一代生物基热缩管
TE connectivity(TE)的BIOFUSE热缩管系列的设计旨在响应全球日益增长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 BIOFUSE是采用生物基聚乙烯材料制成的热缩管,旨在满足各行业对环保型可持续材料不断增长的应用需求。
关于大型制造设施碳足迹持续增长的担忧,正推动行业从生物基材料转向聚合物应用。 聚合物化学领域的重大进展,促进了纯合成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开发。
植物源的生物基聚合物作为新一代聚合物,已被用于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
特性
- 高阻燃性
- 无卤素
- 符合REACH和RoHS标准
- 符合CA PROP 65标准
- 高收缩比,只需几种规格即可适配广泛的接头与元件直径范围
优势
TE生物基热缩管产品
- 生物基产品的碳足迹低于传统产品
- 卓越的环境密封性
- 防潮和防液体侵入
- 防腐蚀
- 耐受各种汽车流体
- 出色的应力消除性能,有效防止接头和导线结构受到冲击
- 耐磨
- 具备卓越的电气绝缘性能,预防损坏并延长使用寿命
新一代热缩管
BIOFUSE热缩管产品系列
关于生物基聚合物的误区与事实
1.塑料行业为何无法脱碳?
2021年,欧盟设定了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目标,即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这一承诺引发了一系列旨在遏制所有工业部门碳排放的立法举措,但对于那些无法实现脱碳的行业来说,这非常困难。塑料就是这样一个行业。没有碳,就无法生产塑料。这里需要的是去化石化,即用替代品取代化石碳源。如今,超过99%的塑料都是使用化石燃料制造的,因此我们需要开始部署这些替代能源,以尽快实现去化石化。使用再生塑料是一种选择,而另一种补充方法是使用生物质材料。
2.由甘蔗等生物质制成的塑料如何减少塑料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任何塑料的生产是否都肯定会带来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
传统塑料由化石资源(石油、天然气或煤炭)制成。我们开采这些自然资源,对其进行精炼,然后生产出制造塑料所需的基本组成部分。所有这些步骤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每千克塑料2.4千克二氧化碳,这就是所谓的塑料“从摇篮(原材料开采)到大门(出厂)”的碳足迹。但这仅仅是开始。塑料随后被转化为产品,使用、再利用、回收,所有这些阶段都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最终,塑料在被填埋或焚烧时结束其使用寿命,在这一终点阶段,塑料分子中所含的碳将被释放,从而额外增加每千克塑料3.1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1]。
生物基塑料在化学上与化石塑料相同,这意味着它们的转化、使用、回收和处置方式相同,因此唯一的区别在于其生产方式(“从摇篮到大门”)。I'm Green™生物基塑料的生产也会产生温室气体排放,这些排放来自作物种植(机械燃料、化肥、杀虫剂等均来自化石资源)以及塑料生产的工业步骤,但它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减少和避免化石塑料无法减少排放的步骤。I'm Green™生物基使用甘蔗,如果甘蔗种植在退化的土地上,它会将碳固定在土壤中。生产过程中剩余的生物质可用于生产可再生电力,从而避免使用天然气为工厂供电。重要的是,甘蔗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碳,这意味着塑料中的碳是直接从大气中捕获的。因此,如果上游生命周期阶段能够平衡,则对环境有利。从大气中去除的碳多于排放的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I'm Green™生物基聚乙烯“从摇篮到大门”的碳足迹是每千克塑料-2.12千克二氧化碳。
3.巴西雨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碳汇和气候调节器。甘蔗的生产肯定会破坏这个重要的生态系统吗?
巴西是全球糖和乙醇产量领先的国家之一,这使得甘蔗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农作物。尽管如此,甘蔗种植面积仅占巴西国土的1%,主要位于巴西中南部,距离亚马逊雨林数千公里——大约相当于里斯本和赫尔辛基之间的距离。
随着糖和乙醇市场的不断扩大,甘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以满足需求。但即使是这种农业增长,也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过去二十年,95%的甘蔗种植在曾经退化程度达到中度至重度的牧场上[2]。尤其是当种植在退化的土地上时,甘蔗有助于增加土壤的碳储量,而且由于甘蔗种植地点远离雨林,因此不会加剧亚马逊地区的森林砍伐。
4.甘蔗是一种粮食作物。用它制造塑料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负面影响,那么为何不把甘蔗全部制成糖呢?
大约五十年前,当巴西决定用乙醇代替汽油时,该国还不是糖出口大国。如今,巴西是全球最大的糖出口国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这一进步得益于作物的优化和生产效率的提高。随着技术进步,农民能够用同样数量的作物生产出更多糖和乙醇。为进一步了解甘蔗种植是否会对食品价格带来压力,以下这些数据对理解这一问题起到重要的作用。该国1%的土地被甘蔗覆盖,19%是牧场,14%用于发展农业和林业。这里有一片严重退化的牧场,不再适合放牧,其面积比波兰的面积还大[3]。这片土地碳储量低且易受侵蚀,而种植甘蔗有助于其恢复。这意味着有足够的土地可以种植甘蔗,而无需占用原生植被或与其他粮食作物竞争。
因此,总的来说,Braskem只使用了现有甘蔗作物的一小部分(约1%),而这些作物目前仅占巴西可用土地的1%,不会对全球的糖需求形成竞争。
5.甘蔗种植既不与粮食生产竞争,也不会对雨林造成负面影响,听上去不错,但原料采购环节呢?单一化种植模式需要使用大量农药,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圣保罗州有着该国60%[4]的甘蔗种植地,在这里,豆科植物轮作是一种常见的做法,有助于固定土壤中的氮。因此,15%至20%的甘蔗产区也同时用于种植大豆、豆类和花生,供应食品市场。另一种做法是实施生物害虫防治计划。通过引入黄蜂来控制甘蔗螟(一种对甘蔗生长有害的虫子)等生物防治手段,大幅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目前已有超过600万公顷土地采用该技术[5]。为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一些农场建立了连接两个保护区的绿色走廊,让本土野生动物与甘蔗作物一起繁衍生息。Braskem通过其负责任的乙醇采购计划[6]进一步推广这些实践。此外,据巴西甘蔗产业协会(UNICA)数据显示,自2007年签署《绿色协议》以来,其下属糖厂已种植超过4600万株树苗,用于修复20万余公顷河岸带并保护了7315处泉水源地。甘蔗种植者还持续监测蜜蜂种群,并利用永久保护区域为蜜蜂创造繁育栖息地。如巴西甘蔗案例所示,智慧友好的农业生产方式实际上能促进生物多样性恢复,而非破坏生态。
6.那么用于生产塑料的乙醇是如何制取的呢?
甘蔗完成收割后便会运往加工厂进行后续处理。现代化的巴西甘蔗加工厂具备综合生产能力:从甘蔗汁中提炼蔗糖和乙醇,并通过燃烧甘蔗渣(甘蔗纤维)发电。燃烧甘蔗渣产生的蒸汽与电能不仅完全满足工厂自身运营需求,富余的可再生能源还会输回电网。这些加工厂还实现了资源高效循环——将富含养分的废料与废水(即酒糟)回灌农田,用于肥沃土壤。所生产的乙醇随后被转化为乙烯,再经过聚合反应最终制成聚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