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 新闻: 「多赢复合2.0」,“铝代铜”导线预计一年再降30万吨铜

「多赢复合2.0」,“铝代铜”导线预计一年再降30万吨铜

已发布

04/15/25

媒体垂询

黄楠

nancy.huang@te.com

中国,上海

2025年4月

2024年3月,TE Connectivity(泰科电子,简称“TE”)发布0.19mm“多赢复合线”,携生态圈伙伴成功赋能中国汽车行业客户在低压信号线上减铜60%,减重30%,降本10%,其所预期的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年用铜量下降15万吨,净减排二氧化碳50万吨的目标也在逐步实现。


2025年4月,TE再次发布全新“铝代铜”低压铝芯载流导线方案,预计在广泛推广后可实现单辆汽车减铜约10kg,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年用铜量降低约30万吨,不仅可长期性满足当下车企迫在眉睫的减重和降本需求,而且还预估可实现我国每年减排二氧化碳85万吨。

铜材紧俏,惟有减铜

铜材一度是汽车低压线束芯线的核心材料。根据TE统计,一辆汽车的线束重量一般在17~25kg,单车线束成本超过3,500元。在低压线束中,导线成本约占三分之一,主要的成本来自铜。


然而,新一轮的铜材短缺正在来临。据国际能源署预计,全球铜材在2025年预计缺口约80万吨;到2030年,铜材供给量将进一步持续下降。现有矿山和在建项目只能满足80%的铜需求,在产和待开发的铜矿正面临来自矿石品位下降、国际关系形势发展及日益严格的环境和社会标准的严峻挑战。铜矿从投入资本开支到投产一般需要5年以上时间,而过去10年铜矿重大发现的速度和规模均呈显著下降趋势。这些都将导致未来行业可能出现铜材供不应求,甚至“无铜可用”。


汽车低压回路分为信号回路和载流回路,分别传输信号和电能。针对信号回路,TE于2024年3月发布了0.19mm2多赢复合线取代传统0.35mm2纯铜线的方案,通过创新式的复合结构设计,成功为采取该方案的每辆汽车节省约5kg用铜量,为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能量。而针对用铜更多、重量更大、成本更高的载流回路线束,TE如今正式发布全新汽车低压铝芯载流线连接方案,旨在携生态链伙伴再次推动行业新一轮减铜、降重、降本变革。

打破内卷,惟有创新

如果说铜材的供给隐患只是悬在空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那么降本已经是事关中国汽车产业企业当下“生死存亡”的首要问题。


2024年,“以价换量”在中国汽车市场早已不再新鲜。一方面,汽车行业整体增长减速,利润收窄,整车厂为加大对新能源及智能驾驶方面的投入,对供应商不得不提出成本“年降”要求,汽车零部件企业持续面临利润压缩的压力。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进入尾声,补贴退坡让新能源车厂盈利压力骤增,尚未达到理想程度“规模经济”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必须通过降低成本保持自身产品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和销售收入。即使是头部车企,面对“扬帆出海”的关键时机,头部整车厂也必然选择进入越来越追求极致降本增效的“内卷”阶段。


“内卷”是摆在每一个从业者面前的考验。是继续“卷死”,持续压榨产业链生存空间,在已经薄如纸张的利润上继续“砍一刀”,还是果断寻找降本的“第二曲线”,降低对非可控矿材的依赖性,通过颠覆式创新抓住新技术的导入期?无数的历史经验和商业案例告诉我们,打破内卷,惟有创新。开发并接纳新的技术,是实现降本增效的真正正道。


所幸,TE此次发布的汽车低压铝芯载流线连接方案,从线束连接行业角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为中国汽车行业客户赢得喘息,并在未来持续“回血”。

为之长远,惟有“移山”

低压载流线束的主体导线的芯线材质是铜。如果能够成功用铝材代替铜材,减铜、减重、降本自不在话下。这也一度是行业多年讨论的热门话题。然而,对于低压载流导线,摆在“铝代铜”面前有关键性的两座大山,即铜铝连接相较铜铜连接而言的天然劣势。不论是压接还是焊接方式,都无法根本上解决铜铝不同材料间的电化学腐蚀问题,严重影响连接寿命和质量。针对这一问题,市场上一度出现的点胶密封方案、包胶材料方案、热缩套管方案,都需要增加额外投资和工艺复杂性,对维持生产效率带来新的瓶颈,并不利于标准化管控。此外,铝材自身还存有蠕变问题。相较铜材的韧性,接触高温铝材在持续应力下会逐渐永久变形,其连接强度和可靠性因而受到挑战。


如何翻过“两座大山”,实现铝材替换?为之长远,惟有移山。TE团队秉承“愚公”精神,协同产业链伙伴进行了历时3年的研究、开发、测试和验证,终于成功开发了创新的铝芯线束方案,长久有效地解决了电化学腐蚀问题和铝材蠕变问题,并通过创新工艺开发,实现当前生产效率不变。这一方案在保持线束可靠性的基础上,可以成功实现全车低压载流导线芯线的铝材替换,在载流回路再度为整车减铜约10kg,不仅可以成功实现全车整体减铜省本的显著效果,而且更能够让低压回路线束从此实现结构升级,以长久的降本方案实现可持续发展。

持续发展,惟有多赢

正如2024年“多赢复合线”方案一样,最新发布的TE汽车低压铝芯载流线连接方案,是又一次产业链交互赋能、协同创新的案例。通过采用更为节约资源、更关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该方案在降低稀缺能源消耗、减轻车辆整体负荷、实现行业整体降本增效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

 

具体而言,采用该套方案,在整车连接质量稳定可靠、寿命有增无减、安全耐久无忧的基础上,线缆厂可实现材料成本的显著降低,摆脱对于稀缺铜材过度依赖的风险;设备厂只需简单改造即可保障生产效率,顺应未来发展需求;线束厂可因此而缓解来自整车厂的降本压力;整车厂更能够在整体供应链“铝代铜”方案减铜、减重和降本基础上,实现整车减重降本,同时减轻受铜材市场波动的影响。

 

持续发展,惟有多赢。在观望者仍旧观望之时,勇于“吃螃蟹”的第一批合作伙伴,已经在2024年通过“多赢复合线”赋能,实现了整车减铜降本和线束轻量化改造,“轻舟已过万重山”。更重要的是,他们愿意相信连接带来的改变才刚刚开始。主导此次发布的TE汽车事业部中国区副总裁兼总经理孙晓光表示:“TE是一家提供连接解决方案的行业技术领先企业。我们坚信通过持续的本土创新,TE不仅可以在产品和解决方案上实现更优的电子电气连接,更能够在行业生态上连接产业链伙伴,打通上下游需求,以创新打破内卷,以多赢共创未来。“

关于 TE Connectivity

TE Connectivity (以下简称“TE”)总部位于爱尔兰,是全球行业技术领先企业,致力于创造一个更安全、可持续、高效和互连的未来。TE 广泛的连接和传感解决方案助力电力、信号与数据的传输,持续推动下一代交通、可再生能源、自动化工厂、数据中心以及医疗技术等的发展。TE 在全球拥有逾 85,000 名员工,其中 9,000 多名为工程师,合作的客户遍及全球近 130 个国家。TE 相信 “EVERY CONNECTION COUNTS”。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te.com.cn 或关注TE官方微信 “泰科电子 TE Connectivity”。